人生如酒

标题: 中国白酒:三分酿,七分藏 [打印本页]

作者: 美酒    时间: 2017-1-9 10:54
标题: 中国白酒:三分酿,七分藏
本帖最后由 美酒 于 2017-1-9 12:54 编辑

  【三分酿,七分藏】


  关于白酒贮存问题:使用化学方法勾兑出来的白酒就算贮藏一百年也成不了好酒。其次就算是纯粮食酿出来的酒,也分好坏,次品酒再怎么贮藏也非常难以成为好酒,最多只是比原来好些。如果不正确储存,好酒也能储存成坏酒。白酒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醪经蒸馏而得。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盘勾而酿制成的各类酒。


(, 下载次数: 59)


  业内有句话:酒需三分酿,七分藏,白酒的风味质量与白酒后期的贮存老熟有密切的关系。刚蒸馏出的白酒口感辛辣,风味不协调,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贮存,再在贮存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物理和化学的变化来改善原酒的感官风味,促进原酒品质的提高。白酒的贮存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酒体去杂增香的过程,即降低酒体的辛辣、刺激感。同时增加其香味微量成分,使整个酒体口味趋于和谐,趋于醇和,这个过程叫做白酒的老熟。


  白酒老熟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1、挥发在长时间的贮存过程中,酒中一些低沸点的小分子物质,如甲醇、乙醛、糠醛、乙缩醛等挥发物质逐渐减少,这些物质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含量减少后可降低白酒对人体的伤害。


  2、氧化贮存高品质白酒的储酒容器大都采用陶缸,贮存过程中空气中的氧可以透过缸壁与酒液接触,缓慢氧化酒中的醇类等物质,促进酯类生成,使酒产生老熟醇厚的口感。


  3、酯化酒中的醇类和酸类物质可结合生成酯类,酯类是白酒中最重要的香气成分。这种酯化反应在有催化酶参与的情况下,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在自然条件下需要约两年时间才能完成。在长时间贮存过程中,醇类、酸类和酯类之间逐渐达到平衡,使酒的香气变得协调、丰满。


  4、缔合在长时间的贮存过程中,酒中的乙醇分子与水分子会逐步排列得更紧密,酒精和水都是极性分子,有很强的缔合能力,它们都可以通过氢键缔合成大分子。经贮存后,使乙醇分子和水分子的排列逐步理顺,从而加强了乙醇分子的束缚力,降低了乙醇分子的活度,大分子不容易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和神经系统相对缓慢,所以白酒口感变得柔和。与此同时,白酒中的其他香味物质成分也会产生上述缔合作用。


  当酒中缔合的大分子群增加,受到束缚的极性分子越多,酒质就会越绵软、柔和。白酒的风味,是酒体中各种化学成分在缔合和平衡分配过程中综合作用于人们感官的结果。贮存可使酒体中醇、酸、酯、醛等类物质成分重新组合达到新的平衡,既有部分成分的消失或增减,也有微量新物质的产生。所以,好的白酒都是要经过一段时间贮存的,而正确的窖藏是产生一瓶好酒的必要环节和流程。


  【预防白酒沉淀必知】


  白酒的感官标准应是无色透明、无悬浮物及沉淀杂质等。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使白酒带有颜色、失光或产生悬浮物质。


  我们在多年的生产研究过程中,发现有以下一些常见沉淀,在此作简单分析。另外,对预防措施也谈一些看法。不足之处请专家同行指正。


  1、白酒中常见沉淀的类型、性质及产生原因


  1.1白色针状沉淀在酒体中呈白色针状沉淀晶体、反光,随温度变化较小,不溶于酒精,易溶于水,振摇不易消失,包装当时不产生,是随着时间延长慢慢聚集产生。一般认为,该沉淀是由加浆水、基酒中钙、镁离子与酒体中有机阴离子和无机阴离子发生缓慢化学反应,聚集生成的有机盐和无机盐。其过程可能是:Ca2+、Mg2+→盐分子→晶核→晶体(饱和析出),并吸附酒中其它物质,如酯类,经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表现为混合物沉淀。白色针状沉淀形成的快慢、量的多少与温度、离子浓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于不同香型、不同酒质形成的白色针状沉淀也有所不同。


  2、白酒中白色絮状沉淀状似絮状,结构不稳定,多悬浮于酒体中分为两类


  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温度下降至0°以下时产生,振摇后酒体混浊、失光,将酒度升高又变清亮透明,加水浑浊加聚,是一种溶于酒精、不溶于酸、水的白色絮状沉淀。



  此类沉淀原因较为简单,即通常所说的酒体内三大高酯: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若加浆降度后吸附不好,对三酯去除没达到一定量,就有可能在货架期内随温度降低而析出,形成白色絮状沉淀。


  溶于水而不溶于酒精振摇即散,酒体不浑浊、不失光,温度下降沉淀不加聚,温度上升沉淀加聚,沉淀不溶于酒精而溶于水。沉淀产生原因较为复杂,大致认为是:



  玻璃不耐稀酸,化学稳定性差,由于玻瓶含有可溶性硅酸盐,在稀酸条件下,硅酸根离子可以和溶液中的氢离子发生作用得到硅酸,反应式表达为SiO32-+2H+=H2SiO3,硅酸是很弱的酸,其电离常数很小,数量级约为K1≈10-8,K2≈10-14。它的溶解度也极小,因而很容易从溶解的硅酸盐中被其它酸(如乙酸)置换出来。硅酸在水中的溶解度虽小,但所产生的硅酸并不立即沉淀,这是因为开始生成的单分子硅酸可溶于水,当这些单分子硅酸逐渐进行聚合成多硅酸时,生成硅酸溶胶,而产生白色絮状沉淀;



  有的酒固形物含量较高时,通常采用植酸来处理,但若植酸的添加量低于其螯合沉淀程度,过滤后植酸仍混溶于酒中,易与溶液中金属离子(主要是罐,管道溶出的Fe2+)发生化学反应:Fe2++植酸根→植酸铁。植酸铁在酒液中形成白色絮状,灰状物产生烟雾状沉淀。


  3、白酒中白色块状、灰状沉淀


  沉于瓶底,白色或浅灰色块状颗粒,振摇后沉淀变小,过几天后又恢复到原样,该类沉淀不随温度、酒度、酸碱度变化而变化,物理、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定性定量均较困难,只能从工艺上查定。我们认为,此类沉淀不是酒体物质,可能是包装脱落物或其它辅助物质(如树脂等),某厂曾有这样一次沉淀现象:包装成品酒在库房内无沉淀,但通过几百公里的运输后却发生了几乎每瓶酒都有白色块状、灰状沉淀。


  经调查,原来是该厂用的玻璃瓶颈很短,运输过程中酒冲涮瓶内塞,由于瓶内塞质量较差,致使脱落散布于酒中造成沉淀,笔者为此也曾作过一次试验:用酒来浸泡不同质量的内塞,于振荡器上振荡,就发现质量较差的内塞产生了白色块状沉淀。


  




作者: mty7797786    时间: 2017-1-18 08:27
中华酒乡网是专业的纯粮酒网上交易平台,为全国纯粮酒采购商提供纯粮酒价格信息,这里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纯粮酒加盟商,还能给大家提供热门的纯粮酒批发信息,是纯粮酒行业品牌宣传不可错过的B2B平台,了解更多信息请到中华酒乡网




欢迎光临 人生如酒 (http://www.rujiu.net/)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