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东西方不同“碰杯”礼仪

糖酒 2016-7-21 15:26:36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朋友聚会上,喝之前,大家通常喜欢先碰个杯:说一句“cheers”或“干杯”。总能给各种组局平添几分热闹之意 ,但你是否好奇过“碰杯”这项礼仪的由来呢?而东方的“干杯”与西方的“cheers”所包含不同内容呢?
劝酒.jpg
东方的“干杯”
据有关记载,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在人身体的神奇魅力使得酒文化在中国上升到了礼仪的规范。

中国人使用酒器,自然也远远早于欧洲的“中世纪”。最大的可能,喝酒的礼仪是源自中国古代“以乐助酒”的风尚。所以相传中国人喝酒碰杯,与“完璧归赵”典故之中的“秦王击缶”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年之中,无论是建房起屋,还是婚娶丧葬、祝寿请客乃至饯别,酒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每逢祭祀、节庆、游赏,酒更是需求之甚。除夕之夜,合家欢聚,有“团年酒”;正月里亲朋好友聚会,名曰“请春酒”;端午节为图吉利,要喝“雄黄酒”;九九重阳节,要喝菊花酒;腊月二十三、二十四日要用酒祭灶;除夕守岁也要伴着浓郁的白酒香,带着美好的希望进入新的一年。此外,还有“寿酒”、“婚酒”、“送亲酒”、“满月酒”等等。因此在古代中国,酒不是随意能喝的,一般是在祭祀或者重大事件中才有饮酒仪式。此时饮酒仪式伴随着“歌之舞之”,互相碰杯就成了饮酒的仪式歌舞的节奏。

酒作为交际的媒介和手段,在庆功祝捷、结婚祝寿、签字立约、团圆接风等比较隆重的场合往往能更好地调节气氛、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无论是初次加深感情,还是巩固老关系,利用酒为媒介都是一种简便易行而又成效显著的联谊方式。
西方.jpg
西方的“cheers”
当中国酒文化向外族扩张时,饮酒成了最后谈判成功的庆典形式。当中国人拿出这种具有特殊香气的饮品邀对方共饮时,往往会让对方怀疑这个饮料的纯洁性,也就是这种饮料是否有毒。于是用相互掺和的方法打消顾虑,碰杯就成了饮酒解除顾虑的习惯。这种习惯随着东风西渐传到了西方,但是它们没有我们饮酒的初始文化根基,只保留了解除顾虑的西渐饮酒文化的内容。饮酒碰杯在古欧洲的传说中是这样解释的。

相传在古代欧洲,战争频发,阴谋作怪。许多大将为了避免在宴会酒桌上被下毒,想出了一剂良方:当有人邀酒时,不好推辞,则索性将二人酒杯统统斟满,斟到溢出来为止,然后双方碰杯,有意地将各自的酒溅撒到对方的酒中。这样假若一方的酒是有毒的,如此一“碰杯”,有毒液体就溅撒到对方杯子里了。这就是所谓“酒桌上较量”。

另一则传说中世纪的人们在碰杯时,会很大声的说“干杯!”,这样做是为了驱赶有可能已经潜伏进来的妖魔鬼怪。这一行为最常见于日耳曼族,他们不仅会叫得非常大声,而且还会猛烈撞击对方的酒杯,把酒洒在桌子上,以此用来吓跑恶灵,驱除鬼怪。

因此,在东方饮酒碰杯主要是欢庆的仪式;在西方就有了相互释疑的说法。

[url=htt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